【環球探射|退休理財與香港強積金制度】

【環球探射|退休理財與香港強積金制度】

文:關百豪博士

隨着香港人口老齡化,退休理財規劃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在這個背景下,更顯香港強制性公積金(強積金)制度的重要性,要盡量確保其滿足未來香港人退休的需要。

今年五月,《經濟學人》雜誌的一份報告指出,嬰兒潮一代(1946至1964年出生)在退休後的消費模式與預期相反。儘管擁有可觀的財富,他們選擇保留並增加財富,而非花費。這種趨勢不僅在美國出現,在加拿大、南韓、英國、澳洲和德國等國家也同樣可見。

造成這種現象的因素有:首先,相比前幾代人,嬰兒潮一代更傾向於儲蓄和投資,他們在工作期間積累了大量財富,並希望在退休後繼續增值;其次,許多嬰兒潮一代擔心未來的醫療費用和生活成本,因此選擇多儲蓄;第三,「遺產動機」也可能是一個因素,他們希望將財富留給子女或其他親屬。新冠疫情更進一步影響了他們的消費模式,許多人被迫減少支出並增加儲蓄,以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然而,這種趨勢也帶來其他不確定性。市場波動對退休理財有重大影響。例如,2008年金融危機導致全球股市崩盤,使許多退休基金價值大幅下跌。未來可能發生類似事件,影響退休規劃。此外,市場的不確定性使退休理財規劃越發具有挑戰性。投資者必須面對各種風險,包括市場風險、信貸風險和流動性風險。投資股票市場可能面臨市場波動風險,而投資債券市場則可能面臨信貸風險。投資者必須謹慎評估這些風險,並採取適當措施加以管理。

為應對這些挑戰,我們應考慮在適當時進一步改善香港的強積金制度,確保其能盡量滿足未來香港人退休的需要。提升基金回報是其中一個方向,確保強積金制度的回報率能趨近市場平均水平,從而提高市民的儲蓄價值。此外,合理降低管理費用也是必要的,以減輕市民負擔。提供更多投資選擇,讓市民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進行投資。

立法會通過了《2021年強制性公積金計劃(修訂)條例草案》,為推行積金易平台提供法律基礎。該平台簡化了強積金計劃的行政程序,預計在十年內累計可節省大約300億至400億港元的成本。這些節省將通過降低費用和收費惠及計劃成員。當然,任何電子平台都不可能完美,未來仍需持續改進。

對於香港的退休理財和強積金制度,我們需要更積極地規劃退休生活。我們應及早開始儲蓄和投資,定期檢討財務策略。我們還應考慮其他投資工具和選擇,確保財富能持續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自2000年推出以來,強積金制度一直是香港退休理財的重要組成部分。強積金制度多年來不斷改進,包括引入新的投資選擇和降低管理費用,為市民提供了一個安全可靠的退休儲蓄方式,並將繼續在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中發揮關鍵作用。

作為強積金計劃諮詢委員會的新任主席,我將竭盡所能確保香港的強積金制度能滿足我們的退休需求,應對未來挑戰,為我們提供穩妥的退休生活。

在應對香港人口老齡化等複雜問題時,我們的強積金制度必須持續發展和改進,以滿足市民的需求。通過提升基金回報和擴大投資選擇等方法,強積金制度可繼續構建穩健的財務基礎。隨着香港融入大灣區並加強與內地的聯繫,我們必須確保強積金制度繼續作為香港退休理財的基石,從而為本港的持續繁榮穩定作出貢獻。

【環球探射|退休理財與香港強積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