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工商界應積極擁抱時代潮流,加快綠色轉型步伐。
文:關百豪博士、黃溢能博士
每年年初,書局及書報攤都會推出很多運程書,互聯網上也充斥着關於2025年或蛇年的預測。筆者無法提供具體的預測,但可以根據近期數據分享一些個人的觀察:中國將引領全球綠色轉型新未來!
作為全球最大的商品貿易國,中國正大力推動綠色轉型。根據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1月至11月,中國的外貿總額達到39.7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9%1。其中,綠色技術領域表現尤為亮麗,包括新能源設備、節能產品及環保技術在內的綠色產品出口均錄得顯著增長,充分彰顯了綠色經濟的強大發展潛力。
在可再生能源領域,中國的技術創新和產業規模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太陽能、風能及其他關鍵技術的成本持續下降,顯示出清潔能源不僅是未來的趨勢,更是更經濟實惠的能源選擇2。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設備製造國,而且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應用市場。在電動汽車、儲能系統和智能電網等新興領域,中國企業持續推進技術創新,有力地推動全球綠色轉型進程。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貿易樞紐,在推動區域綠色經濟發展方面發揮著獨特作用。香港完善的金融體系為內地綠色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包括發行綠色債券、環保基金管理、碳交易等創新金融服務。截至2024年8月香港在計劃下發行約2,200億元等值的綠色債券,香港金融管理局也將推出更多措施,鼓勵金融機構開發綠色金融產品,促進綠色投資。
在貿易服務方面,香港憑藉其發達的物流網絡、專業的貿易服務體系和廣泛的國際聯繫,成為內地綠色產品走向世界的重要橋樑。香港的專業服務機構在碳審計、環境評估、綠色認證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能為內地企業提供高質量的專業服務,協助它們達到國際環保標準,提升國際競爭力。
對香港中小企業而言,綠色轉型是一次重要的發展機遇。雖然在轉型過程中可能面臨資金投入大、技術門檻高等挑戰,但從長遠來看,發展綠色產業能為企業帶來新的增長點。目前,已有不少香港中小企業在節能環保、可再生能源、綠色建築等領域取得成功。這些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不僅開拓了新的市場空間,還實現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香港特區政府也推出多項支持措施,協助中小企業把握綠色經濟機遇。包括提供研發資助、技術支持、人才培訓等,幫助企業克服轉型過程中的困難。同時,政府也在積極完善相關政策法規,為綠色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在「十四五」規劃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框架下,香港與內地的綠色產業合作正不斷深化。香港企業可以借助大灣區的廣闊市場和產業基礎,與內地夥伴攜手發展綠色產業。同時,香港的專業服務優勢也可以為大灣區的綠色轉型提供有力支持。
展望未來,儘管全球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多變,但內地和香港在推動綠色轉型方面展現出的合作優勢和發展潛力令人充滿信心。隨着全球加快向低碳經濟轉型,中港兩地在綠色技術創新、產業升級、金融服務等領域的合作將更加緊密。這不僅有助於兩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更將為區域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
面對綠色經濟發展的歷史機遇,筆者建議香港工商界應更加積極擁抱時代潮流,加快綠色轉型步伐。通過加強與內地的合作,充分發揮香港在金融、專業服務等方面的優勢,共同推動區域綠色經濟發展,為建設美麗中國、實現碳中和目標作出貢獻。
注釋:
1 資料來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2024) http://www.customs.gov.cn/customs/302249/zfxxgk/2799825/302274/302275/6252408/index.html
2 資料來源:Ember. (2024). Global Electricity Review 2024. https://ember-energy.org/app/uploads/2024/05/Report-Global-Electricity-Review-2024.pdf